A级
信用较好
企业的信用程度良好,在正常情况下偿还债务没有问题。该类企业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经营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但是可能存在一些影响其未来经营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进而削弱其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
前款指标累计值为100分,具体分值为:税务登记情况15分;纳税申报情况25分;账簿凭证管理情况15分;税款缴纳情况25分;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行为处理情况20分。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各项内容分值进行分解细化。
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按照上述评定内容分指标计分,设置A、B、C、D四级。
考评分在95分以上的,为A级。 纳税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评为A级:
(一)具有涉嫌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行为,至评定日仍未结案或已结案但未按照税务机关处理决定改正的;
(二)两年内(指税务机关确定纳税信用等级之日起向前推算两年)新发生欠缴税款情形的;
(三)不能依法报送财务会计制度、财务会计报表和其他纳税资料的;
(四)评定期前两年有税务行政处罚记录的;
(五)不能完整、准确核算应纳税款或者不能完整、准确代扣代缴税款的。
对于我国企业信用评估的信用等级采用国际通行的"四等十级制"评级等级,具体等级分为:AAA,AA,A,BBB,BB,B,CCC,CC,C,D。同时也是衡量企业财务能力的重要指标体系。
D级
没有信用
企业已濒临破产。
并非所有的信用等级都用这个划分方法。另外,还有的公司在每一个等级上又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属于这个等级的上限或下限。从国外惯例来看,通常都把**个等级定为投资级(AAA—BBB),把后五个等级定为投机级(BB—C)。投资级表示收益正常,风险很小;而投机级表示收益没有**,但风险更大。对于短期债务,通常分为四级。在我国,信用评级事业起步较晚,对信用评级等级的设置,还不统一。大体上有两种不同做法。一种是银行内部信用评级等级,一般都设置四级,有的叫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也有的叫A级、B级、C级和D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