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UN38.3认证?
因为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含锂池是在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危险,所以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公布了作为非危险品运输的可充电型锂电池的操作规范,规范中明确指出每个类型的原电池及电池,需测试证明符合联合国危险物品运输试验和标准手册》*3部份38.3款,即UN38.3。
一、条件限制
交运的锂电池及锂电池组如果符合如下所有条件可按非限制性物品(非危险品)运输。如果下述任一条件无法满足,则应按UN3090或UN3091的危险品收运要求操作(见附件)。
(一)、对锂含量的限制
1、对于金属锂或锂合金原电池,锂含量不得**过1g;对于锂离子原电池锂当量含量不**过1.5g。
注:原电池亦称做电池芯。
2、对于金属锂或锂合金电池,锂总含量不**过2g,对于锂离子电池锂当量含量不**过8g。
注:上述“锂含量”是指锂金属或锂合金电池的阳极上具有的金属锂的量。而对于锂离子电池,以克为单位的“锂当量含量”的计算方法是以0.3乘以额定容量的安培小时。例如:某手机锂离子电池的额定容量是800mah(800毫安小时),则其“锂当量含量”为:0.3X0.8(安培小时)=0.24克。
"UN38.3认证简介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38.3章节》-UN38.3认证。确保航空运输安全,并满足客户对含锂电池货物的运输需求,根据国际航协《危险物品规则》的相关规定,制定出可充电型锂电池操作规范,即UN38.3(UNDOT)的测试。
根据民航规章要求,航空公司和机场货物收运部门应对锂电池进行运输文件审查,较重要的是每种型号的锂电池UN38.3安全检测报告。该报告可由民航*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如立讯检测),也可由具备检测能力的电池生产厂家提供。如不能提供此项检测报告,民航将禁止锂电池进行航空运输。
UN38.3是指在联合国针对危险品运输专门制定的《联合国危险物品运输试验和标准手册》的*3部分38.3款,即要求锂电池运输前,必须要通过高度模拟、高低温循环、振动试验、冲击试验、55℃外短路、撞击试验、过充电试验、强制放电试验,才能保证锂电池运输安全。如果锂电池与设备没有安装在一起,则还须通过1.2米自由跌落试验。
UN38.3认证产品范围
1. 各种动力锂二次电池(如动力车用电池、电动道路车车用电池、电动工具用电池、混合动力车用电池等) 2. 各种手机电池(如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等) 3. 各种小型二次电池(如笔记本电脑电池、数码相机电池、摄像机电池、各种圆柱型电池、无线通讯电池、便携式DVD电池、CD和MP3播放器电池等) 4. 各种一次电池(如锂锰电池等)
为了保证航空运输的安全,满足用户对含锂电池货物的运输需求,相关部门制定了可以充电型的锂电池操作规范,也就是要进行。该认证有很多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1、每种型号的锂电池都要进行un38.3认证,并且要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
2、在锂电池运输前,一定要通过很多方面的测试。
3、只要是涉及到空运的出货包装里面含有锂电池的,就要进行un38.3认证,它测试的性质是属于性能和安全方面的。
4、对于锂离子的电芯或者电池,目前使用额定的瓦特小时数据来表示。
5、申请un38.3认证时,根据空运和海运运载模式的不同,要有两份鉴定书。
磁性测试
随着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有大量的磁性产品通过空港运输,如磁芯、磁环、磁铁、电机、扬声器、变压器等,以及包含这些磁性物质的各种整机产品。还有手机、无绳电话、收录音机、音响、耳机、免电池环保手电筒,等等。由于微弱的杂散磁场对飞机的导航系统和控制信号均有干扰,根据航空运输守则IATA 902相关条款的规定:距被测物2.1m(7ft)处测得的大磁场强度不得**过0.159A/m(200nT),否则在收运时必须进行磁性检测。
为顺应经济发展形式,向有此需求的客户提供检测服务,并已通过中国合格评定认可**CNAS此项检测项目的实验室认可。